
最近两周,连续四位咨询的朋友,都和房地产行业相关。
他们的细分领域不一样,有些在设计院,有些在住宅开发,还有些在商业地产。
广义的看,基本都处在房地产大类之中。
这几位朋友关心的具体问题是不一样的。
但有一点一样,那就是对于未来的低预期,以及想要寻找更优的职业路径。
众所周知,现在地产行业承压。
地产中人谋求新的改变,这也很正常。
然而,改变是不容易的,但凡能有解题思路,谁也不会去寻占问卜。
由这几个咨询,我想到了一个更宽泛的话题——未来的职业变轨。
因为,大部分人或早或晚,都会面临这个问题。
一方面,退休的年龄在后移。
另一方面,行业的迭代速度在加快。
不妨回顾一下,最近5-10年,这个世界诞生了多少新的行业和岗位?
别的不说,现在每天影响很多人的短视频直播,包括直播电商,迄今也就五年左右时间。
而每天不离手的各类AI工具,也就这三年左右才普及。
人类的特性之一是,充分适应环境。
当外部环境开始变化时,人类会快速的适应,并迅速的习以为常。
如果我们现在回头看,会发现和20年前判若两个世界。
艮八运中,物质极大繁荣。
离九运中,演化还会加速。
我们必须要问,往后二十年,如何让自己的演化之路能够畅通无碍?
可见的未来,仍将产生大量的新旧更替。
文首提到的地产行业,只是冰山一角。
我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去思考,或是和朋友们探讨这个问题。
辰思写此文,是想提供一些启发性视角。
你没有必要因此焦虑,一切仍有时间,你也不需要在今晚就做出决策。
以下三点建议,送给思友们。
首先,永远不要给自己贴标签。
标签意味着固化,也限制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。
很多朋友,依然在受上一代人的职业观影响。
对于上一代人而言,常常是一份工作干一辈子。
由于时代的原因,他们很少去考虑职业变轨,甚至不太会去考虑跳槽。
今非昔比。
如今,一个人的职业生涯,跨越三个行业,是太正常不过的事。
所以,不要在事业之初,就开始做十年、二十年的职业规划。
联想到有些大学要求毕业生做长远的职业规划,这本身就很荒诞。
当下所做的事情,不代表未来。
职业晋升之路,从来不是一条直线笔直往上走。
很多朋友当下的工作,也只是权宜之计。
再明确一些。
辰思的意思是,不要因为现在在做XX经理、XX运营、XX主任、XX工程师、XX总监,就把这些职业标签牢牢贴在自己身上。
工作场合,社交场合,我们需要标签。
标签的作用只存在于,快速建立关系,提升工作效率。
除此以外,我们不需要任何标签。
在家的时候,或是独处的时候,我们只是纯粹的人,没有任何标签。
只有头脑被严重固化的人,才会言必称职务,这往往是诸多问题的来源。
摒弃标签思维,会让我们活得更自由。
当未来的变局出现,就可以更轻松自如地完成变轨。
第二个建议,与开拓社交有关。
很多朋友的社交圈子,都是同类圈子,朋友基本都在一个大行业里面。
那么,我的建议是,应当尽可能认识其他行业的朋友。
同行朋友之间,可能很容易打开话题,但往往同性相斥。
当行业火爆的时候,大家大多处在亢奋状态,外界的冷静声音听不到。
当行业低迷的时候,大家又开始互相吐槽,搞得彼此情绪越来越差。
当我们去接触外部行业,或许会发现,原来世界这么大,原来事业的玩法有这么多。
甚至还有可能,你借此机会完成一次职业变轨。
当然,社交本身也是一门智慧。
浅尝辄止,往往只能外行看热闹,看个皮毛。
你需要有一套快速调研的方法论,可以快速的得到其他行业的概貌。
有些朋友可能要问,线上学习行不行?
我的答案是,线上获取内容,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如果有办法,还是找到相应的朋友,线下交流更好。
职业需要“走出去”,其实修行也一样。
有些人可能依据自己的缘分,选择某一门某一宗深入学修。
但一定不要忘了,修行不是封闭的小圈子,仍需要借鉴他门他宗的东西。
我可以负责任的说,任一宗都有其强项和弱项。
对于其弱项,一定要旁参,一定要多多走访。
任何一个明师,对此只会欢迎和高兴,不会让你死磕一门。
最后一个建议,也最为重要。
我讲未来的“多变”,并不是要让你去追热点,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。
我要强调的,恰恰是“多变”中的“不变”。
一句话讲清楚:
“我们要让时代来凑我,而不是我去凑这个时代。”
这句话可以保存下来。
正确的思路是,先要评估自己适不适合未来的新职业。
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最强的特质,去看新出现的职业是否匹配。
不用担心匹配不上,因为你的最强特质往往是一类特质,对应着很多的细分职业。
这可以通过命理学来探究,也可以寻找公正靠谱的朋友来评判。
不要让自己评估自己,这很难。
大多数人,并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。
第三点建议就不多做展开了。
核心就是那句“时代凑我,非我凑时代”,大家可以仔细体会。
《周易·系辞》说,易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
只要能掌握变通的方法,很多东西都可以盘活。
比如,有人说,地产已死。
我并不这么认为。
地产承压只是过去的那种简单粗暴的开发模式行不通了。
在未来,依然会有优质的地产企业诞生——用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登场。
人类对于优质居住环境的追求,是没有穷尽的。
钢筋水泥之上,可以叠加的东西太多。
可以叠加科技,可以叠加服务,更可以叠加九运的典型意象——文化。
朋友,也许你正处在一个悲催的行业。
可我想说,九运的二十年才刚刚开始,现在就谈终局,为时尚早。
又或者,你正被内卷的生活搞得疲惫不堪,已经不再相信“明天会更好”之类的话。
我只想说,大戏还远未到高潮,现在就别离场了吧?

